《回来吧,巴芭拉》

王福娟

前言:

耶稣基督颁布大使命,吩咐我们靠着从主而来的权柄,去传福音,使万民作主的门徒,教导圣经,使人遵守神的话。

在家庭生活里,一个基督徒父亲的使命,就是在这个家,作主的门徒,向你的家人传福音。《回来吧,巴芭拉》里的父亲,就是靠着所信的福音,内心的营垒被攻破,履行并回应大使命的教导,见证基督如何改变并挽回悖逆的生命……

(一)《回来吧,巴芭拉》内容简介

《回来吧,巴芭拉》页首序言有一句话贴切地描述了本书的内容,这是一本描述『一个远离神的女儿如何影响父母』的故事,也让读者特别是为人父母者实际体会到『爱一个使你心碎的人』到底是什么意思。

这是一个长达八年的争战。约翰 . 米勒(John Miller1928-1996)牧师是美国西敏神学院的神学教授,是教会的带领人,是数本属灵书籍的作者,但女儿巴芭拉(Barbara
Miller Juliani
)对他宣布,自己决心过一个没有神,不信神的生活,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,而这个打击具体发生在一个神重用的仆人的家里。

约翰 . 米勒牧师与师母,就如一般基督徒父母亲的心愿,接受神的委托,打从心里头愿意按神的心意养育儿女。面对悖逆的巴芭拉,他们如今得眼睁睁地看着长大了的女儿,往罪恶的深坑掉落,并且拒绝任何从父母亲而来的劝勉,甚至不尊重道德,与从小所信的信仰背道而驰,公然犯罪,一而再再而三地伤透了父母亲的心。

《回来吧,巴芭拉》把爱的实意指向基督舍己的大爱,让心被伤透的父母亲,如何在基督的大爱里头检视自己的生命,并在基督的饶恕里,重新得力,确实坚定地爱步入迷途的儿女。同时,我们我们也看到父母亲如何藉着从基督而来的爱,触动悖逆儿女的良心,使她回归基督的怀抱,得享从十字架而来的自由与赦罪的喜乐。

《回来吧,巴芭拉》凸显基督在人心动工的奇妙作为,改变有罪的人的内心,使他们得以真实的和好,活在神的面光中! 

(二)从『心』阅读《回来吧,巴芭拉》

《回来吧,巴芭拉》揭露了人『心』的问题。人『心』无法归正走在神光明的大道,罪人的心若不蒙圣灵光照,不被十字架宝血的洗净,就无法察觉陷入罪恶中的苦况,被我们败坏的情绪中,例如:惧怕、骄傲、自责、苦毒愁苦等情绪裏,忽略神、藐视神进而拒绝神。

2.1 约翰.米勒牧师的『心』:属灵的骄傲

当巴芭拉宣布她放弃基督教信仰时,约翰 .米勒牧师知道巴芭拉的宣告意味著『她原本就不是基督徒』。一个没有经历重生的人,就谈不上生命的改变。约翰 . 米勒牧师认为巴芭拉的宣告是离谱、是恶梦,等天一亮就会消失。他也开始後悔自责,自己虽是父亲,是牧师,却没有在巴芭拉年幼时就了解她内心的生活,如今对巴芭拉的宣告,他完全『使不上劲』,劝勉似乎只叫事情更糟糕。约翰 .米勒牧师觉得自己的家正受『魔鬼的攻击』,掉入谷底般地绝望,因为他被自己的女儿过往虚假的属灵情感出卖了。这个父亲陷入家庭的骄傲,而没有办法接受巴芭拉的真面目。甚至在绝望、生气、羞愧以及自怜的时刻,约翰 .米勒牧师认定既然巴芭拉是个忘恩负义的女儿,那麽自己大可跟她脱离关係。作为一位牧师,却无法解决女儿悖逆的问题,也让他质疑神,看不透神要他学习的功课。

2.2 师母萝斯玛丽的『心』:孤儿心态

师母萝斯玛丽对巴芭拉的宣告悲愤交集,特别是如今的巴芭拉向往的是外面的世界,对学习并不表示专注。师母对女儿的劝导,带来母女关系更大的冲突,令萝斯玛丽束手无策,心情陷入郁闷的低谷。萝斯玛丽也认为女儿巴芭拉叛逆的行为是有意地针对她,故意拒绝做出改变,对妈妈所付出的爱视若无睹。面对女儿的悖逆与折磨,令萝斯玛丽纳闷又惧怕,完全陷入孤苦绝望的危机中。

2.3 巴芭拉的『心』:非信徒的矛盾

『我没有犯错,是爸妈的反应过度』这句话似乎是巴芭拉与父母起冲突的导火线,揭开巴芭拉的真面目,她不是基督徒。巴芭拉在基督徒家庭长大,父母亲期待孩子对敬虔生命的追求。对父母亲的要求,她只不过是表面上符合,但内心里却反抗。巴芭拉坚决顺着自己的欲望,与父母亲划清界限。
『我不是基督徒』就是巴芭拉的宣告。既然不是基督徒,就得与父母保持距离,不让父母亲按信仰干涉自己的生活。巴芭拉忙于结交朋友,性生活泛滥,与人同居,纵情享乐,为的是证明离开基督教是快乐有益的。但芭巴拉的心中却是矛盾的,她认知过去自己是一个『假装快乐的基督徒』,如今却是一个『真正不快乐的非基督徒』。堕落的巴芭拉把信心建立在人与物质的满足,可是当爱情并不如想像中的甜蜜,物质享受也无法满足心灵时,巴芭拉也曾因此而大哭。巴芭拉曾经寻求心理医生求助,但对方只急于解决问题,并不同理她内心的苦楚。巴芭拉的人际关系破坏,没有朋友,缺乏安全感,生命完全瘫痪。

(三)人『心』顺服带来改变与祝福

当巴芭拉对著父母亲宣布自己『不是基督徒』那一瞬间,约翰.米勒牧师描述他自己的心在淌血,他与师母都『惊慌失措』,就有如傻子一般,甚至搞不懂『事情怎麽会闹到这个地步』。显然他们都无法接受巴芭拉的宣告,并尝试为她的行为找藉口,觉得女儿只是一时失态,她应该还是一个基督徒。当他们结束墨西哥的旅程,回到费城的家里,约翰.米勒牧师安静自己,自我审查在养育巴芭拉的过程的错失,勇敢面对巴芭拉『不是基督徒』的事实,他终於领悟作为父亲,他一向来以自己的家庭为傲。这个盲点导致他忽略了女儿在成长过程中内心真实的情况。这个领悟带来曙光,成为约翰.米勒牧师与师母以及其他的孩子,在接下来的八年不离不弃,依靠神,经历神带领他们『爱一个使你心碎人』,从他们锲而不捨的爱,巴芭拉终於看到上帝的爱。

3.1 顺服带来悔改

约翰.米勒牧师的领悟,让他看到自己是一个失败的父亲。在养育巴芭拉的过程,个人的骄傲遮盖了按圣经养育儿女的机会,只贪图女儿『虚浮』活得像基督徒的外表。约翰. 米勒牧师为自己的骄傲向神认罪,求神饶恕。过去不能接受女儿的叛逆,焦急於改变女儿,如今约翰.米勒牧师先被神光照,谦卑自己来到神面前,承认自己在养育女儿的失误,没有办法靠自己改变女儿。经历神赦罪大能的他,信心得著重建,重担得到解脱。过去约翰.米勒牧师相信『努力工作,成功自然跟著来』的道理,如今面对巴芭拉的刚硬、师母鬱闷、自己情绪上易怒,才发现自己过往是落入行为主义的虚妄当中,没有办法在道德上自我追求使人心归向神。约翰.米勒牧师的顺服与悔改,引导他依靠从神来的信心与恩典来爱护巴芭拉,认知改变巴芭拉的大能在於神。

3.2 顺服带来饶恕与接纳

巴芭拉悖逆的行为都向约翰.米勒牧师与师母传达『不信』的信息,就是『她以我们为耻,也以我们的信仰为耻』。作父母亲不但心碎,甚至无地自容,他们选择如天父一样爱罪人去爱巴芭拉的本相,等候祷告神,以饶恕并接纳巴芭拉。约翰. 米勒牧师把自己的焦点转向神,向神祈求,以天父完全的爱来爱令人痛心的巴芭拉,完全放手,让神掌管整个局面。约翰. 米勒牧师与师母接受巴芭拉的定位,她不是基督徒,他们不能强制把信仰教义强加於女儿的身上。除此之外,他们向巴芭拉道歉,承认自己的唠叨与过分保护,并且不再尝试规範或控制她的行为。在别人的眼中,这是一对被女儿打败了的基督徒父母亲,但约翰.米勒牧师心中却深深地感受到这正是『基督教的信仰的落实,隐藏在这种死亡背後是复活。有死的一面,也才有生的一面』,不再被巴芭拉的『不信』所辖制,等候神『叫死人从死里复活』。这个复活不单单是指对巴芭拉重生得救的盼望,更是指约翰.米勒牧师一家人必须依靠神,信靠神的作为,走出『巴芭拉不是基督徒』的捆绑。

3.3 顺服带来祷告的情操

为了胜过想控制巴芭拉的慾望,约翰.米勒牧师开始学习少谈问题,多祷告。他们不但自己祷告,更信任其他人为他们代祷,并召集教会的会友,集体的祷告,高举基督的十字架,并透过祷告紧紧捉住神的应许。约翰. 米勒牧师与师母也将他们的问题与亲密的属灵同伴分享,并且安排有相似见證的基督徒牧者前往探访巴芭拉,聆听巴芭拉的心声。祷告与属灵的团契的扶持带来力量,走出自我中心的惧怕,信靠神垂听义人的祷告,必按神的方式拯救巴芭拉。属灵牧者对巴芭拉的关怀,也缓和父女之间紧张的关係。这段时期,约翰.米勒牧师与师母的灵性更得著神的塑造,他们认清自己与神疏离的光景,知道神是先改变他们,将他们的心带到祂面前,唯有父母的生命改变了,才能以崭新的生命吸引儿女回归神。他们也知道自己的信心软弱,更需要依靠神的恩典,不断以基督的爱取代苦毒的心,无条件地并愿意饶恕巴芭拉。当他们仰望祷告等候神,神赐恩典,让约翰.米勒牧师与师母的生活方式是以饶恕与关爱为中心。特别是师母萝斯玛丽,基督无条件饶恕的大爱,使她降服於神,走出孤儿的心态,依赖天父,顺服圣灵,将巴芭拉交託在主面前。

3.4 顺服带来爱的实践

当约翰.米勒牧师与师母的心被神的爱所充满,他们不但走出自己的惧怕、骄傲、自责、苦毒、愁苦等情绪,他们更得著力量,将天父倾倒在他们身上的爱,来爱巴芭拉。当巴芭拉任意妄为,与男友同居,即使约翰.米勒牧师知道女儿绝不听从他的劝告,他还是勇敢地与女儿对话,指出只有在婚姻里的性关係才蒙神祝福。当巴芭拉执意走进婚姻,婚姻失败、闹离婚,或者是後来跟黑社会的头目同居而向家人求救时,约翰.米勒牧师都不抱任何成见,按女儿的需要给予协助,接待她,引导她负责任,并不让她放纵自己。约翰. 米勒牧师把盼望建立於对神的信靠,并深信神会透过苦难,使巴芭拉经历祂的作为,回到神面前。约翰米勒牧师认为巴芭拉必须『进入基督的国度,承认神的存在,并按祂的旨意行事。』这就是约翰. 米勒牧师所持守的信念。他之所以顺服,毫无条件地付出,因为他是以国度的眼光来看待巴芭拉此时此刻的问题,并按神无条件的爱来爱悖逆的女儿。约翰. 米勒牧师的良心被基督捨己的爱触动,灵里得著更新,效法基督捨己的爱,并在生活中实践与操练,『心胸开放,态度鲜明,愿意主动』,终於把巴芭拉带到神面前。

3.5 顺服至终挽回悖逆的『心』

巴芭拉一直以为当她对父母宣告自己不是基督徒时,父母一定会期待神让她受苦。但父母每一次的回应,都超出她所可以想像的。她习惯性地把自己的错误怪罪在别人的身上,甚至觉得自己的沮丧忧郁,是因为父母亲的信仰辖制了她的生命。直到她参加『爱我提升』的课程后,她才从中醒悟,停止怪罪别人,开始为自己的错误的行为负责任,建立个人的诚信与尊严。巴芭拉以为只要改变外在的环境,她就得以快乐平安,但事实却告诉她,她还是『老』巴芭拉,仍然活在恐惧忧虑当中。神的爱彰显于巴芭拉的家人以及其他属灵好友的身上。透过他们的爱,活在黑暗里的巴芭拉终于经历上帝。她终于承认她的『自我为中心』、『与神关系的破裂』才是她的问题。巴芭拉刚硬的心最终被爱所溶解,真正看到自己罪恶的光景并认罪悔改,来十字架面前,经历重生,成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。

总结:

《回来吧,巴芭拉》让我们看到神如何透过叛逆的儿女,塑造约翰.米勒牧师与师母。神先改变他们的心,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问题,认识自己败坏的真我。当约翰. 米勒牧师与师母回到神面前,他们的流泪痛苦、祷告交託、真实具体地去爱巴芭拉,呈现在读者面前的,不再是两个软弱沮丧无能的父母,他们的软弱交在神大能的手中,神掌管整个局面,使人降服于祂救赎的完整与恩典。唯有人心归正带来盼望,神改变约翰.米勒牧师与师母,透过他们的改变,挽回巴芭拉的心,吸引巴芭拉来到神的面前,坦诚面对自己的堕落犯罪,与父母亲共同经历神赦罪与饶恕的大能。全家被主使用,成为基督的门徒

Recommended Articles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